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蜷川実花 惡女羅曼死

蜷川実花是我最喜歡的攝影師,惡女羅曼死也是一部我很喜歡的電影,惡女羅曼死探討人性,人們追求美麗,擁有美麗的外表似乎就可以得到一切,是很符合現實生活的題材,讓人容易產生共鳴。
我認為蜷川実花無論是攝影或電影作品都很漂亮,色彩繽紛的讓人驚艷,常使用假花、鮮豔亮麗的模特兒與道具、不同色彩的人工光與自然光作搭配,但是在她的鏡頭下,亮眼的畫面好像帶著諷刺,諷刺這個世界真的如此美妙嗎?或許是也或許不是,也可能因為觀賞的人不同而有不一樣的感受。







影片連結

陳慧嶠與噬夢人

上次老師請我們去關渡美術館看亞洲巡弋展,之後也請我們發表我們最喜歡的作品,我最喜歡且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陳慧嶠的噬夢人,剛開始看到這件作品就覺得驚艷,真的好美,讓我想起蜷川実花導演的電影惡女羅曼死,當中有一幕,女主角和已分手的情人幽會。
噬夢人這件作品用不同頻律的LED燈和投影在枕頭上表現其中的意境,LED閃爍的時間不同,有如人與自己或與其他人之間的對話:「我從你的眼裡進去,你從我的額上醒來。在辨認我時也把你自己辨認,你存在我才存在;由此開始你的未來」我認為這件作品藝術家呈現的是與夢中人的對話,閃爍不同頻率的聲波與心跳。

老師說過如果看到一件喜歡的作品,代表自己本身也可能做出類似的作品,我之後又再去看陳慧嶠的資料簡介,發現她常用夢境和占星當題材,她的夢境是她不可或缺的創作元素,這些也都是我感興趣的事物,看了她的作品讓我彷彿找到了知音,也期望自己可以像她一樣可以找到表現自我觀感的創作形式。


銀塵III








噬夢人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陳毓姍押花藝術展

藝術家陳毓姍是我爸爸朋友的太太,因此這次很榮幸可以聽到本人的作品解說。
陳毓姍小姐原本就有繪畫與書畫的底子,她運用押花藝術詮釋繪畫與書畫的精髓,也表現不同事物的質感,給人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常使用草本植物與花朵,也使用廚房中可以找到的蔬果,這些材料原始而自然,帶給作品不一樣的精神。
我十分喜歡漁人碼頭這件作品,藝術家運用透明度高且有漸層暈然色彩效果的曇花表現黃昏的天空與水,有水彩畫的效果,因為是以花材創作並非水彩,非常特別。


漁人碼頭

自信之美






與藝術家陳毓姍合影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Jackson Pollock

1.)          Jackson Pollock非具象繪畫手法為何?


Jackson Pollock在作畫時,像似回歸到最原本自然的樣子,像是他把畫布釘在地板上,沒有局限於框架讓自己融入畫布裡,用最簡單滴灑、潑、濺探討身體的律動,利用材料與身體的對話,而在影片中評論者有談到context包括1.二次大戰心智上的改變 2.生活上的經歷 3.心理學這三點都是與Jackson Pollock創作息息相關因為追求無意識下的作品,甚至會懷疑Pollock是否有下意識創作,而我們認為他利用酒精麻醉盡可能達到潛意識下所想傳達的事情,所以Jackson Pollock重要的是創作過程,是一段經歷,而不是畫的成品








2.請選出Jackson Pollock的一件作品做分析。
(
藝術家的生活背景對創作的影響?歷史對於創作者的影響有哪些?以及針對藝術家在創作時的身體狀態等等加以分析。)

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硝煙彌漫,一度有著深厚藝術傳統的歐洲也在戰爭的炮火中漸漸地出現了悲觀主義以及對世界末日的恐慌,而此時的美國因遠離戰火正值政治經濟繁榮期,大批的歐洲先鋒藝術家紛紛來到美國尋求生存和藝術發展。他們的到來使美國本土藝術家對歐洲古典藝術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同時也強烈地意識到美國應該有自己獨創的藝術風格歐美藝術家的交流和融合使得這一時期美國的藝術氛圍空前繁榮和活躍。而三十年代末的世界大戰更讓美國社會處於一片恐慌。人們開始對這樣的社會產生不滿和懷疑,當時的藝術家們也是如此,他們無力改變殘酷的社會現實,而唯有在藝術創作中可以完全主宰自己
Jackson Pollock之前,無論是古典主義畫派還是現代派的畫家,他們在創作的時候大多會考慮中心視點和其他關注點之間的關係,對於畫面的主體物件和次要物件會給與不同的表現力度,然而在Jackson Pollock的某些畫面上,我們卻看不到這樣兩者的輕重緩急《秋天的節奏-編號30是波洛克著名的滴畫代表作之一,整個畫面佈滿了縱橫交錯、無邊無際的線條和顏色,線條和顏色之間也沒有主次的區分。儘管畫布呈現出的空間是有限的,而畫面中的線條和顏色並沒有被限制住,它們的動勢給人的視覺感受是繼續向外延伸和揮灑,延伸到畫面之外的空間,使觀者的眼睛一旦進入畫面便久久不能離開,仿佛進入一個三維之外的空間。有人評價Jackson Pollock的這種畫法已經成為“1911年畢卡索和勃拉克的分析立體主義繪畫之後最引人注目的繪畫空間方面的新發明。”Jackson Pollock獲得這樣的讚譽歸功於他異于常人幾乎癡迷的創作情感以及執著的實踐精神。1947年起他面對壓抑的社會環境和周圍傳統派畫家的譏諷與懷疑,波洛克仿佛完全置身事外,他整日待在工作室,用釘子、碎玻璃等雜物混合油漆而成的顏料甩到畫布上去,有時還踩著畫布走到畫面的中間,仿佛自己也是畫中的一個部分,正是這種繪畫狀態的指引下,波洛克的作品找到了這種超越人的思維極限而又回歸人最本原心境的藝術形式。所以他作畫的目的不在於討好和束縛,他追尋本能,完全忘記了身外的環境和其他受拘束的事物和外界關係,也許正是波洛克忘記了自己、忘記了時間和空間,才使他找到了繪畫的生命。

《秋天的節奏-編號30》於1950年完成.這個時期是JacksonPollock的黑色繪畫系列時期

是他因為無法突破自我,再度陷入低潮期的心理反射

JacksonPollock
他的反傳統創作的精神激發了他的靈感,但自我封閉的個性加上對社會、對文化的不滿,他一次次走向痛苦的邊緣與酒相伴,潦倒一生。



《秋天的節奏-編號30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台北文創 松菸誠品

台北文創松菸誠品店可以看到許多新穎的設計商品,感覺新奇有趣,這個空間不僅提供許多品牌空間可以銷售展示商品,也提供藝術家展示新作品的地方,人文藝術氣息濃厚。
誠品生活松菸店以「跨界.實演」為定位,在文創品牌上也更強調「在地」,全館共匯聚上百家台灣原創品牌活雜貨。誠品生活總經理吳旻潔表示:「松菸誠品是我們規籌籌備最久的一間店,這已經不是另一個誠品,它本身即是一個台灣品牌。」

我很喜歡松菸誠品的主視覺設計,帶有國畫的味道,又以影像製作不失現帶感,很符合松菸誠品這樣一個帶有人文氣息的場所。


松菸誠品主視覺












途中片語/江枚芳 鋁陽極首飾創作展

我很喜歡這個展覽的作品,藝術家不僅將金工藝術發揮也考慮了配戴與使用者的感受,每件作品都富有情感。
我最喜歡有一系列掛在牆上的作品,藝術家去了許多地方並拍攝她認為特別的景物,又將這些景物的一個小角落之元素融入金工作品,攝影與胸針是一套完整的作品,胸針可以取下配戴,也可與攝影作品一起掛在牆上,非常有巧思。

還有一系列作品叫化翅草以雙手承接的姿態為單元架構出一株株生氣盎然變化萬千的化翅草藝術家認為手是創作者最重要的資產藉著她的創作我們似乎也漸漸感受到所謂的:「物的生滅聚散,所造成的世間樣貌」。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黃蘭雅 熱熔膠創作藝術

第一次看到黃蘭雅的作品是在台北文創大樓,當時有幻境花園公共藝術模型展,我被她作品的材質深深吸引,她的熱熔膠創作作品顏色鮮豔美麗,又有點珠光的色澤,作品細緻美麗。

黃蘭雅的熱熔膠作品可被視為一種「軟雕塑」,她認為用熱熔膠創作的過程如母體內胎兒的早期階段,在這兩個之中,生命皆從液體中初始,我覺得藝術家就像作品的母親,更可以說是她創造世界的造物主,她用熱熔膠創造出植物的形體,有著和真實世界不同的樣貌,繽紛的色彩與造型,讓我很想去藝術家創造的世界去探險。







新北家居生活設計大賽成果展

我參加了新北家居生活設計,得到入圍的成績,這個比賽必須將新北市的文化元素融入設計,主辦單位很用心得辦了一場成果展,在板橋火車站一樓大廳,這場展覽能看到今年入圍與得獎作品與去、前年的得獎作品。
因為我只有入圍,所以我很想來看看並學習得獎作品的優點,我發現這些得獎作品,他們的模型真的都做得很精緻,可能需要請廠商來做,而且結構穩固,造型簡單又不失美感,也很容易量產。

主辦單位的展場規劃也規劃的很好,整個空間走起來很流暢,還佈置成家的氣氛,分為許多區域主題,相似機能的作品放在同一區域,讓看展的人不僅一目了然也覺得很溫馨。

金獎作品 Queen's Dream

我的作品 幻彩舞蝶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國家地理125年經典影像大展

這個展覽非常精彩,展出了代表國家地理學會一又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150幅影像,這些影像補捉了許多地球上美麗動人的景像。
我最喜歡的一幅攝影作品,是攝影師Hugo Van Lawick在坦桑尼亞拍攝珍.古德與剛出生的黑猩猩,珍古德伸出右手,小猩猩也伸出手,牠的表情就像想撒嬌的孩子,這個畫面溫暖了世界。
我也很喜歡關於宇宙的作品,人類因為先進得科技,可以捕捉到繁星點點奧秘的宇宙,這些畫面十分美麗,也充滿生命力。

這次的展覽不僅有影像攝影作品,也有關於動物遷徙等動人影片以及互動式多媒體,非常值得走一回。


攝影師  Hugo Van Lawick

年份 1964
藉著她和大自然的這一接觸,珍˙古德與剛出生的菲林特溫暖了全世界。國家地理學會同意贊助毫無經驗的珍˙古德研究黑猩猩,協助促成了一場知識革命,讓身為地球物種之一的人類更加認識自己。






攝影師Paul Nicklen

年份2004
身影倒映在冰冷海水裡的北極熊潛游於水中,這是牠們經常用來奇襲獵物的戰術




攝影師ESA AND NASA
年份2010
年輕的恆星在船底座星雲裡燃燒發光


Julie Mehretu

一.Julie Mehretu作品的10個觀感

陳宛榛 : 【形容、名詞】1.混亂 2.很雜卻有秩序美 3.律動感很強 4.生動 5.空間感 6.遠看像水染 7.集中在一點 8.節奏感 9.色彩繽紛 10.線條與圖案結合融洽

徐羽飞 : 1.具有立體感2.色彩豔麗炫目3.畫面結合富有動感4.感情很豐富5.具有律動感6.顏色暈染呈現出五彩斑斕的即視感7.畫面雖然有很多元素卻很有秩序8.富有凝聚力和沖透力9.一些畫運用了中心透視10.畫面看著有時光穿梭的感覺

 陳甯 : 1.許多幾何構成2.節奏感3.空間感4.造型繽紛5.色彩邊紛6.材質感7.層次感8.流動感9.律動感10.有點透視的感覺

章曉夏: 1.距離2.理性3.爆炸4.有動感5.具有反射性6.喧鬧7.混亂8.有序的9.旋繞10.疏密

劉祐華 : 1.有層次的2.壓縮時間空間在畫中3.具節奏的律動4.色彩鮮豔5.混亂中有秩序6.幾何線條構成7.類似建築或空間8.有透視9.圖形中有曖昧的空間10.具象和抽象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



二. Julie Mehretu 用哪些創作媒介以及哪些手法進行非具象創作

Julie的作品多是繪畫作品,因此她使用的創作媒介通常是畫布與顏料等,她很多的作品尺寸非常大,因此她會先用電腦繪製模擬圖再投影到實際的基地進行創作。

Julie的作品雖然是非具象創作,然而她會用色塊與筆觸帶出她想傳達的氛圍,她拆解並重組了訊息,創造新的繪畫語言與自己和觀賞者溝通,因此我們很容易可以感受到她想傳達的事情。



三.選出Julie Mehretu 的某個系列作品做深入分析與探討,至少5張圖

Julie用自己的思維、想法把它們拆解、組構為線條、幾何圖案還使用各種塗抹的效果讓畫面上更有氣氛,更充分利用濃淡表現空間感,像是畫布上有著建築的細節,建築外面和城市街道充滿重覆網格。


2012-2013這系列的作品因為沒有主題,擁有的共通點主要是以灰色調為主,再畫面上都有一些明顯的黑色線條,這些線條給人一種很奔放、自由感,而畫面上用很多重覆筆觸、 潑灑、大量手抹效果推疊而成,而有些有機的筆觸組成,讓人覺得好像古代中國山水畫,不過這些作品令人感覺很憂鬱、混亂,有點像表達戰爭,因為整個畫面有種爆裂感,在畫面上平均分佈,雖然JULIE MEHRETU作品是非具象,但在她的畫面有時卻有點具象的感覺。









四.課堂上的六支影片中,哪幾支是令你們感到最有收穫的,為什麼?

我們最喜歡第一部影片。

因為我們對於純藝術的認知是迷茫的,迷茫到看到一幅畫完全沒有方向。也缺少別人的指導與領導。我們只知道誰誰誰創造了這樣一幅畫,誰製作了一張驚世駭俗的作品,卻因為版權和創作者擁有所有權的關係,對於幕後的製作流程瞭解的少之又少。所有當我們看到第一段影片時,就被它牢牢的吸引了。

1. 關於色塊:我們看到一幅作品的時候他往往已經成形了,當它被展出的時候離我們就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們無法觸摸或者近距離的去觀看它的材質以及製作手法。然而在影片中我們就看到了Julie Mehretu的色塊是通過一個類似於起重機的機器進行托舉和緩降的方式來幫助Julie Mehretu用畫筆進行色塊的塗抹以及色塊的黏貼。這對藝術家而言或許微不足道,對我們來說卻是一個很難得的瞭解過程。

2. 電腦模擬:一副好的作品絕不可能是空穴來風,在這段影片中我們就看到了這幅作品的起始。Julie Mehretu先是用電腦軟體來模擬她的畫作,再通過電腦中的圖像對比作品進行進一步的修正。所以我們看到她的成品時,雖然很“雜亂”卻並不“無章”。在她的電腦模擬圖中我們看到她作品中每一處都有跡可循,所以到最後她的畫面精彩紛呈,雖然充斥著大幅的線條與色塊,卻不覺得眼花繚亂,反而透過這些“淩亂”塑造出了一個立體的空間,整幅畫都看起來具有律動的觀感,更加難得的是這些“無序”在最後都讓我們看出了一個“秩序”的感覺。我想一切的成就都和當初的構思和模擬是分不開的。


3. 尺寸及其他:我們看到很多膾炙人口的畫作都是通過網路以及文摘,很少可以看見它的“真身”就像《蒙娜麗薩的微笑》的真實尺寸比我們想像中的尺寸還要小,所以當我們在影片中看到Julie Mehretu的作品竟然那麼龐大的時候,感覺到新奇和驚訝。另外我們也瞭解到了它的解構與拼合的過程,這一切對於初出茅廬的我們來說都是一個可貴的認知,所以相較於後面的part來說,我們對於第一部份的印象最深刻。